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劳动者求职 / 探究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相关统计数据表。

项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R&D)经费(亿元)
8687
10298
11847
13312
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国总投入比重(%)
75.7
76.6
76.6
――[
R&D经费占GDP比重(%)
1.84
1.98
2.08
2.09

注:R&D经费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企业是全社会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研发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时,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我国企业这一比例平均水平为1%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是3%~5%。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 .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 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2009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的预测,总体上实现小康后,我国居民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其主要特点是:①生存型消费正在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过渡。②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住房、小汽车、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农村消费的热点是住房、家电普及。
(1)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
(2)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如何应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所构建的新格局,富有张力和包容性,呈现八面来风的开放态势,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共建,牵手联袂走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之路。对国内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走出去”的最佳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
材料二:“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2)用文化生活知识为“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提2条建议,并分别说明其依据。
答案示例:
建议:联合开展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依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析题
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仅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5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 7.6%;2014 年我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7%。
2014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各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城镇
农村
16.1%
18.3%
20.4%
9.7%
12.4%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在此之前的 2014 年 7 月 18 日,环境保护部等 6 个部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 17500 亿元,将通过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对企业经营的积极意义。(10 分)
材料三: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共召开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需要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依然存在;违反法律、不讲诚信、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这些问题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严重背离,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奠定物质基础。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多方发力,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1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主要问题,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主导产业发展,根本化解办法是靠市场机制,使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市场好时,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推进本地企业产能扩张,市场差时,则会本能地阻碍本地企业退出或被兼并,甚至“别人下马我上马”。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越淘汰越过剩”是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出谋划策。
(2)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试分析我国制定“三张清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力争使我国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仅为10%,美、德等发达国家则超过40%。
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为解决新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统筹考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用互联网“加起”传统产业、把创新贯穿制造业发展始终,努力实现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较多的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制造企业应如何作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被誉为“中国创业元年”,有关部门出台了的一系列政策,将创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落实学生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多种创业形态。青年创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
为了支持青年创业,很多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同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创业教育和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创业有风险,进入须谨慎。根据媒体的报道,青年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目前,我国创业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需求与资源对接还不顺畅,部分传统产业还不能迅速跟上互联网的步伐……面对略显骨感的现实,青年要做好充足准备,放飞创业梦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政府扶持创业的政治学依据。
(2)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哲学智慧。
(3)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放飞创业梦想,青年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说2013年被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那么刚刚过去的2014年,可以视作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建设年”。这一年中,因为有着数以亿计的用户基数,K12领域(指大学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被国内众多在线教育企业视作一座亟待开垦的富矿;在外语培训领域,由于商业模式较为清晰,2014年这个领域的在线教育企业成为资本宠儿,屡有大额投资出现;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以及劳动力自身职业技能提升的现实需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相比传统的线下培训,线上教育优势明显,是一种更为便捷、能跨域时空的新的教育形式。
材料二:但是,在线教育的美誉度并不高。一些在线教育企业简单的把录像课程复制到网上,以简单的提供课程内容为主,是一种填鸭式教学;一些承诺的个性化答疑解惑服务,要么根本没有、要么就是由所谓的助教来完成。部分有识之士也是忧心忡忡,一方面担心在线教育成为传统教育的翻版,继续走以提高分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老路;一方面担心,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显得稀缺。会使在线教育为掘金而畸形发展。
(1)结合材料一,我国当前在线教育的状况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关于企业的知识,谈谈中国在线教育如何健康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四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660
680
699
727

注:目前还有约150万往届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但同时存在着部分大学生不愿接受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不愿进微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等现象。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2015年政府工作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择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挥才能。
材料三:南京大学某著名教授在谈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指出:“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不在社会,不在政府,而是在大学生自己身上,根子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哪些现状?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政府和大学生角度谈谈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召开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全国视频会上,袁贵仁部长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全面总结了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主动面向基层就业;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经济意义。
(2)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请你从政府和个人自身角度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出谋划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O2O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劳动者求职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