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树立竞争意识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10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第十个  2013年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六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 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2)运用辩证法知识说明,改革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强大动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造“美丽江苏”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也是每一个江苏人的期盼。
期盼一 “美丽江苏”,生态文明是必然选择。面对浓重的雾霾、恶劣的空气质量,江苏需要反思当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让江苏的山更清、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期盼二 无论是婉约的小桥流水,还是雄浑的楚汉文化,这些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浸透江苏人的风貌气质,展现出江苏之美。“美丽江苏”,除了物质上的富饶之外,还应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期盼三 美丽江苏,最美的是人。建设美丽江苏,需要有关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也需要每个江苏人积极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经济生活》的一个知识,分析生态文明是打造“美丽江苏”的必然选择。(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江苏”应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6分)
(3)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美丽江苏我的家”主题创建活动,请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自己可以怎样去做。(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 曾说过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 结合下列 A 市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2012 年 A 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一览表

注:① 2008— 2012 年,我国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 4%— 5%。 ② A 市 2012 年的实际利用外资中,其中制造业占 12.8 亿美元,批发和零售业占 5.2 亿美元。 A 市的外贸依存度(评估与衡量 经济开放度和对外依赖性的指标)从十年前的 56.2%提高到目前的近 110%。
材料二 2013 年, A 市政府针对本市现有状况,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目标,将“健康呼吸、身心舒畅”作为生态人文建设的突破口,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倾力打造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美好家园,改善人居创业环境,远离城“长”的烦恼。 
(1)揭示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8 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 A 市失业率变化的经济意义,并根据“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为 A 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12 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 A 市建设“ 宜居宜业 ” 城市的目标怎样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部门重点创新构建徽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健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二 近年来,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肆意传播不健康信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社会典论的强烈遮责。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要求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对触犯刑律的个人和企业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贵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
(2)请你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
(3)有人认为,网络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应该予以取缔。请你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知识对此观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州市某校高三(7)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文化强国梦。
(2)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2012年,纽约中国龙年新春音乐会、悉尼春节大巡游、中欧文化对话年、中韩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亲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展开.吸引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关注。
(1)运用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理解。(6分)
材料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cc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材料二 2012年1 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3)建设美丽中国,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政府应如何“实干兴邦”?
[以歌表达情怀之美]
班会课上,同学唱起《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4)《我的中国心》唱出了美丽的爱国情怀,请分析歌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党中央罐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优先战略,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材料一

(l)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降低能耗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材料二 “民生政策的制定就要运用“木桶理论”,解决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基层群众在哪里,“政策阳光”就要照到哪里”。遵循上速理念,200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财政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转型步伐。5年多来,安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乡收入倍增规划……
(2)从政治生话角度分析安徽省政府宴施民生工程的原因?并指出制定和执行让人民满意的民生政策应该遵循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2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谈谈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增设了文化分论坛,探讨亚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热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已经译成缅甸语,借助“中国电视剧走进东盟”项目。今年上半年在缅甸播出。该剧把现实生活中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提炼、加工得到观众认可。该剧制作者以“轻喜剧”的形式,把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演绎得酣畅淋漓,深受观众善爱。
(1)结合材料一,说明该剧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指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不断扩夫共同利益汇合点,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则会形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2)结合材料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2月,中国迎来了加入世贸组织(WTO)10周年。10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封闭的国家不可能有发展,只有真正打开国门,将自己自觉纳入国际游戏规则圈,才能真正带来发展和安全。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入世 10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国人真正得到实惠,世界也在分享成果。入世10年,中国为世界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对43个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实行关税免除,对95%的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
依据10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践经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加入WTO的必要性。(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是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刚要》已印发实施。某校高三(4)班同学以“聚焦合芜蚌,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政策解读】
在讨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发展政策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列材料:
在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重大政策试点已于2011年11月26日正式启动。只有用好用足这一政策,才能释放创新人才的潜能。
(1)请你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评说这一政策的合理性。
【观点评说】
同学们一致认为,自主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合芜蚌三地政府要根据本地特点,逐步推进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发展。
(2)请你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感悟反思】
(3)结合以上所给信息,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谈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结合材料 ,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春节前夕,来沪务工的秦某不慎将17600元现金散落在马路上,大部分被路人捡走。该事件被报道后引发了社会有关“道德缺失”的理性讨论。在舆论的影响下,有人归还捡到的钱,有人给秦某捐款。人们的爱心一点点激发,一步步传递,用爱与善的微光点燃社会的希望。
(1)人们的爱心一点点激发、一步步传递,体现了发展的哪种状态?其有何特点?
(2)运用“发展状态”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树立竞争意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