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一:我国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年份
GDP(亿元)
2010
397983
2011
462000

 
表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年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
农村
2010
19109
5919
2011
23979
6977

 
注:从1978年开始的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分别超过9%和7%。
(1)表一和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哈尔滨“十一五”时期城乡生活消费支出柱形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一方面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材料三: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商品出口量减少,“出口转内销”已成为外贸企业的重要销售策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谈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学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1.7%,欧元区平均是负增长,日本可能达到2%,俄罗斯增幅预计2%。
材料二: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三驾马车”中,出口是表现最差的一“驾”。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有: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外贸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2013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同比增长8.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时,支出并未减少,在一些领域还在不断增加。相关专家指出,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要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收入增长的不换档、不掉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从《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角度,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12 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换挡、不掉速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有数据显示,2011年前8个月我国财政收入累计达到7.42万亿元,预计全年收入将突破10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马或建成,为我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个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这一切都依赖于国家庞大的财政支持。因此,国家财政收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也越多。
(1)材料一中的表一、表二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谈谈财政收入与企业和个人的关系。(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 和2008 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 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 年降为0. 474。2008 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 所示。
blob.png

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 之间的面积为B,
基尼系数=" A/A+B" 。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 请利用图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 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民富”是目前人们最关注的热词之一。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强国之道,藏富于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乙同学:国家应该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拥有更多的精神财富。只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精神“富起来”了,才是真正的民富。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民富”目标。(6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的正确性。(6分)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老百姓精神“富起来”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5月30日,中共辽宁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召开。省委书记王珉在会上指出,社会建设与幸福辽宁相伴相生,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她们是一对“孪生姐妹”。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会强调,民生事业永无止境,要注重建设可持续的民生,大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夯实和谐社会基础。省委书记王珉指出,要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关注“热点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材料二 王珉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建设幸福辽宁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统筹协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保障“底线民生”。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为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提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有关各方应如何积极参与,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驾护航。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入与分配关系国计民生。坚持共享发展,成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材料一:2015年10月19日上午,国新办就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材料二:古代的中国一向以世界中心国家自居,故自称为中国。而今天,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建国以来,我们以五年一个计划周期向着国富民强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1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决定精简优化企业投资和高速公路审批、推动就业等惠民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意见》明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巧年的社会热词。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时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总理说:“你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1)结合材料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政府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这一行为的理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也是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决中国城镇化现存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城镇化现存问题
解决措施
依据
案例一:老李想进城打工,但家里还有几亩地,不知如何处理。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经营体系创新。
案例二:小王夫妇到某市打工十年了,因为社保关系在老家,在该市看病只能报销一小部分费用。
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案例三:近年来,多个城市面临雾霾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生存环境堪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四: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过于注重引进工业项目,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
加快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材料三:S市因发展经济需要流转一整片土地,但少数村民不答应流转,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委市政府依托“代表委员”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征集意见和协商,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代表委员、村干部、农业大户、村民代表和市、镇有关负责人一起恳谈协商),设立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途径,广泛听取和征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创新式地探索了“互换并地、换地并整”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周边地区划出面积大小、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相当的土地与其置换,有效地解决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的现象,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材料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传统村落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龙岩市传统村落(含古民居、古建筑)星罗棋布,散居于闽西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龙岩市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我市共有5个村落(连城县雾阁村、中南村、芷溪村,永定县洪坑村、连城培田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利用项目保护名单,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材料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科学实现城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从过去的“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镇化建设需要以人作为关切点,重新界定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权利,必将推动城镇化的可特续发展。
(1)概括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上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3)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的重要意义。
(4)结合材料五,说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五”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即将面临一些转变。
材料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转变:我国将从出口大国向进口大国转变,从组装等低端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等高端迈进,从过度依赖出口到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发展,从世界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世界。
材料二: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转变:中国还没有真正富起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做大“蛋糕”;与此同时,还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好“蛋糕”,使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保证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大转变如期实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德两国尽管都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近代都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却是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仅近现代法德之间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交战。二战后法国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威胁自己,主张把德国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样松散的联邦,但遭到了美、苏的抵制。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改革;法德也认识到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冲突与对抗不利于欧洲的强大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此,l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两个民族达成了谅解,言归于好,l963年两国还签定了合作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1)有人认为,材料一法德之间关系的变化再次说明“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先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这种制度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国家的社会稳定,而且为其高质量的劳动力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使欧洲企业在世界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上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但欧洲实践表明,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也会产生诸多问题:一是巨额的保障支出加重了各国的债务负担;二是高福利支出导致高社保缴费水平、高劳力成本和高企业负担,在全球化压力下使欧洲国家长期竞争力日渐丧失;三是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堪重负,加大了危机的应对难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成员国已经普遍认识到,必须对原有的社保政策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分)材料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央对2012年经济工作提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是中央努力探寻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的科学决策,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二 重庆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年内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从2011年4月起,重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较全国提前4年完成全覆盖,每年将拉动数百亿元消费;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 5%和22%,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43%提高到50%以上;衡量全市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降至0.421,城乡差距缩小到3.15 :1。
(1) 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
(2)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重庆市是怎样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