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上图),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材料二: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会议指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材料二中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幸福吗”是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解释不同。某农民工的看法是“幸福就是能在大城市里及时找到合适体面的工作,工资不克扣,不垫底,还能年年涨”。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实现该农民工“心中的幸福”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图表,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问题。

注: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
(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简要说明增长率变化的合理性。
(2)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国家性质角度,简要回答为什么要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   目
1992年
2008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47
36796
62163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17.9
57
69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0.6
1.8
2.9
市场化程度(%)
26.0
77
79.8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形成的制度原因。
材料二  “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G省某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
(2)结合材料,谈谈G省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来源:根据张新照《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2010年版整理)
表一 2009年重庆市农村耕地流转情况

 
全市
一小时经济圈
渝东北
渝东南
流转数量(万亩)
518.1
274.7
181.8
61.7
占农村承包地总面积百分比(%)
35
53.1
35.1
18.5

注:2009年重庆市土地流转率居全国第四位
表二  2009年全市农村耕地主要流转形式流转情况表

形式
转包
出租
转让
互换
入股
面积(万亩)
208.8
148.71
90.42
55.85
14.37
占比(%)
40.3
28.7
17.45
10.78
2.77

注:入股是按照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是土地流转中更容易获得最大效益的形式。
(1)根据表一、表二概述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材料: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我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有序流转? ( 12 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市政府怎样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2003年农民收入
2012年农民收入
农民总收入
2622元
7917元
经营性收入及比重
1541元    59%
3642元  46%
工资性收入及比重
918元    35%
3404元  43%
财产性收入及比重
66元   2.5%
238元    3%
转移性收入及比重
97元    3.5%
633元    8%

(1)请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上表,简述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结合《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及其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完成下表。

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
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5。

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 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6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 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 (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 2007年一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指 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财政收入
5.13万亿
6.13万亿
6.84万亿
8.31万亿
10.37万亿
11.72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6元
15781元
17175元
19109元
21810元
2456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140元
4761元
5153元
5919元
6977元
7917元

材料二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40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的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九三学社中央在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名为《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提案》(全国政协1号提案)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投入体制机制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显现。如,一方面,“有形之手”常常越过“无形之手”去指定产业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结果事与愿违;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有形之手”的力量尤显不足,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到R&D支出的5%,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以上的比例。
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为27.6%。我国高校、非高校研发机构、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合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3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5位,较2012年的34名下滑一名。
全国政协1号提案指出:增强科技创新活力,要推进技术市场建设,明确产权关系,促进产权交易;尽快推广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要加快构建跨部门的、共建共享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实现国家科技项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要对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应由政府直接投入,而具体实施可交由第三方负责。要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逐步形成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一些特殊的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政策。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中如何建设有限政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一季度昆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状况

注:转移性收入是指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所带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退休、养老金等收入。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其中包括: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实惠;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坚持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促进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从生产与哲学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2014年全国已有9个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率先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北京、上海和天津将分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均系全国最高。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材料二: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但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劳动收入偏低,地区差距大,行业差距大。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天价工资”频频出现,一些领域“灰色收入”“隐形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目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世界比较情况

 
占GDP比重
中国
40%左右
发达国家
80%左右
世界平均水平
60%左右

注:目前中国的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的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第一,让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的问题。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三农”问题,绕不开土地。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务工收入的提高,散户粮食种植效益与务工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不少传统农区出现了粮田撂荒的局面。在此背景下,S市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出土地“细碎化”经营的老路,各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信用合作等多种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农民每年每亩可得900元一1200元的出让费。农民在解脱了土地的束缚后,可通过进城务工等方式再取得一份收入。但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后出现了“非农非粮化”经营的现象,一些本来种粮食的土地被流转为养殖业、花卉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甚至直接变为建设用地等,这对粮食安全很不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S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并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S市政府因发展经济需要流转一整片土地,但少数村民不答应流转,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委市政府依托“代表委员”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征集意见和协商,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代表委员、村干部、农业大户、村民代表和市、镇有关负责人一起恳谈协商),设立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途径,广泛听取和征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创新式地探索了“互换并地、换地并整”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周边地区划出面积大小、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相当的土地与其置换,有效地解决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的现象,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我国基尼系数2008年为0.491,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
注2:我国GDP增速2008年为9. 6 % ,2009年为9. 2 %,2010年为10.4%,2011年为9. 3 %,2012年为7.7%,2013年为7.7%。
材料二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民经济总体依然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的步履蹒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矛盾交织。面对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才呈现出稳、进、好的态势。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一年下降3. 7%。政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l)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