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当前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
材料:2008—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城镇居民
8472元
9422元
10493元
11759元
农村居民
2622元
2936元
3255元
3587元

注:另据调查,多数居民认为收入会继续增加,但出于对将来教育、医疗支出等因素的考虑,居民消费的增长仍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增加,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
结合图表(含注)提供的信息,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
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
实际增长率(%)
2007
12.4
9.6
15.8
5.8
2008
8.6
8.2
13.2
5.2
2009
10.1
8.7
13.7
5.4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注:2009年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36元。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有什么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谈到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时说,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根源。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请你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提供几点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注:目前我国的烟草、电力、热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基本为垄断行业。
材料二 与社会各阶层收入都在上涨的趋势不相符的是,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大家都盼望着涨工资。然而,今年“两会”上,某委员“建议提高公务员工资”的提案却成了网友炮轰的靶子。有专家分析,少数党员干部的贪腐浪费行为,影响了国家公务人员的形象,导致一些人以偏概全把公务员归类为贪腐的“硕鼠”。专家指出,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还是要在“暖民心”上下功夫,要谨记“为民务实清廉”的为政原则,要加快推进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破除公务人员的制度性福利;要改革对公务员的考评体系,让纳税人去给公务员打分,促进公务员改进作风,成为民众的贴心人。这样给公务员提高工资待遇自然也就成了顺应民心的事。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图二中所反映问题的政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让公务员涨薪成为“顺应民心的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老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材料二 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趋热现象形成的经济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1)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2)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1)中国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试分析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有什么意义?
(2)从经济制度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一:我国2003——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38.2
37.7
37.1
37.7
36.7
35.8
36.3
37.9
37.0
农村居民
47.7
46.2
45.6
47.2
45.5
43.0
43.1
43.7
43.0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表二:我国2003——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农村居民
2366
2476
2622
2963
3255
3587
4140
4761
 5153

材料二:据2011年10月《羊城晚报》报道:该市瓶装液化气零售价99元/瓶,上调至110元/瓶;生猪出场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均价升至14.5元/公斤左右,较前一周上涨0.5元/公斤,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收入分配公平关系社会稳定。从2004年开始启动调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某校高一(2)班的学生在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就“做蛋糕”与“分蛋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小王同学主张当前要首先“做大蛋糕”, 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小李同学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把蛋糕切好”,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分配上的公平。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建议。(12分)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简要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年,我国连续打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组合拳。这些举措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通过实施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实现城乡全覆盖;稳定物价,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消费进行补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种举措多管齐下,相互配合协调,居民消费需求日渐升温。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措施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当务之急。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三权分离”有何经济意义?
材料二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通过对乡土文化积极的全方位延承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2)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怎样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延承的保护?
材料三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辖区内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城镇的落户问题。到2020年,中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山东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重点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揭示材料一(图)所示经济信息。
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