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 填空题
高中政治

为了使法的名称与主要内容相衔接,2008年8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开始三审的“循环经济法草案”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
请你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如何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晚期,德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1886年到1890年间,德国六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德国依靠高度合理化的生产体制,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从英国人手里夺得。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为本国公司提供大量资金,使它们能够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机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20世纪中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数百家以瓷砖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1)概括上引材料所述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则。
(2)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促进了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经济常识,从下表所列的几个方面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战略或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方面
战略或措施
(范例)工业化发展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消费结构
 
对外开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的国家。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如下特点:①中国从最初出口农产品,逐渐过渡到出口服装、电子、电器产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逐步壮大。
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吸收外资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400家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与分支机构。
根据以上材料,简述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