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表1:江苏省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项目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比上年增长 |
城镇居民 |
10482元 |
13.2%左右 |
农村居民 |
4840元 |
14%左右 |
表2:
地 区 |
财政收入 |
苏南 |
51% |
苏中 |
37% |
苏北 |
12% |
材料二:近期,江苏省经贸委、省环保厅正式编制完成《循环经济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将从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4个方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计划到2008年,万元GDP能耗降到1.27吨标媒,万元GDP水耗降到3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根据表格和上述材料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简要说明江苏省是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9年10月—2010年11月的CPI走势
注: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
材料二:2010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物价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把稳定物价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材料三: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 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导致CPI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材料一: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创造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材料二:某校政治老师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学生回家乡作“三农”问题的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一位同学在社会调查报告中写道:“我的家乡原来经济十分落后……迷信盛行。去年,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团入村住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立‘科学文化读书室’.建立‘科技示范户’.‘干群同心户’等。了解群众愿望,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出谋,启发群众如何走向市场,引导群众树新风.破迷信,打开了农村工作新局面。农民眼界开了,与政府的距离近了,农民找到了致富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家乡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丰富了,传统古老的花灯队成立了,并参加国家级比赛捧回了大奖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⑵该中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总结的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4分)表1:2001-2008珠三角九市经济发展状况 单位:(%)
表2 :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发展方式
表3:珠三角产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地区比较
(1)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结合上述材料就珠三角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提几点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近年底,有许多网站向网民征集一个字来总结2010的中国,结果“涨”字一马当先。回顾这一年,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苹什么”,再到“糖高宗”、“油你涨”,一系列网络热词,形象地把民间对于不断冲高的物价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材料一: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
材料二:目前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一个是物价上涨,一个是房价调控效果。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两大政策侧重:稳增长、保民生。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调至“稳健”,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性住房体系”也首次写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因此,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是决策层短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三:“蔷薇花总是有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11月,我国CPI高达5.1%,创下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1)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大政策侧重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中国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山东省在制定《规划》中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2)作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一颗名珠—东营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怎样推动东营市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背景材料: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主题下,继承以往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8分)
(2)《生活与哲学》课本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你是怎样理解的? (8分)
材料一:A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 下表为A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注:该市2008年-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材料三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决策进公示。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哪些要求?
(2)材料三体现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有作为,才能化解危机;有作为,才能利用机遇”。山东省把加大创新力度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用创新的精神培植新的发展优势,区域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海信“信芯”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着力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防止新增投资用于“两高”(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仅2008年上半年,就分别淘汰钢铁产能5.28万吨、水泥产能700万吨,关停小火电138万千瓦,各项减排节能指标持续保持下降态势;鼓励企业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从“出口危机”中寻找拓展市场的新渠道,利用金融危机收购一些好的国外品牌和企业,切实实施“走出去”战略;全省各地财政支出结构发生重大转移,
积极向农村倾斜,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扭转财政资金“管城不管乡”的局面;实施“技能扶贫”,统筹城乡就业,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应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山东省坚持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0分)
(2)谈谈山东省是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10分)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材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材料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夸,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破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 近期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卖力和影响,额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能源消费责任…‘碳排放责任”……旨在促使中国按照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要求中国承担曼多的国际责任,从而通制中国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十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捷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材料三 安徽省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出台了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该纲要要求,到2015年我省将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初步建立合芜蚌滁四太低碳技术基地,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合肥市根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电网等低碳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启动“低碳产业新引擎”的意义。(4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6分)
(3)试分析安徽省制定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辩证唯物论依据。(6分)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使之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规划》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2)《规划》实施后,青岛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青岛市政府应运用哪些宏观调控手段推进《规划》的实施?
材料: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桂、滇、黔、川、渝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温家宝总理亲临云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明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云南旱灾地区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互助互补,抗旱救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级政府是如何搞好抗旱救灾工作的?
(2)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分析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抗旱救灾工作的各项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部某地区城乡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注:在过去的十多年,该地区年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2009年我国在32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将使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
材料三: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何哲学意义?
(3)结合材料三,用政治常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
注: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1月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2009年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超过50%贡献率。
材料二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方式粗放,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压力很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消费动力仍然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保增长”到“促转变”,中国经济正在谋划新一轮发展。2010年国家将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进一步落实绩效工资政策;推进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稳步扩大农村需求。
(1)描述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谋划新一轮的发展”。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1: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的变化(%)
注: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为:3%以下、30%以下、60%以上
图2:我国劳动力就业在三大产业中的百分比的变化(%)
(1)画经济图表:请根据图一的内容,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为纵坐标,转化为曲线数据图。(提示:纵坐标以10为一个单位,横坐标以5年为一个单位)
(2)图1中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3)分析说明图1和图2之间的的相互联系。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