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一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材料二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园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依据。
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N市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场馆和实施越来越齐全.实现了城市“文化自信”与市民“文化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市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改革开放的现实,认真研究文化发展的内在趋势,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
(2)请结合材料,说明《意见》中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颁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善弈者,谋势。“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孕育,既需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思考沉淀,也需要将镜头拉近到当下审时度势。新颁布的“一带一路”文件首次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线——从南海到南太平洋的路线,加入到官方版图。其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悠久,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由于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以及东非大陆的航线纷纷开通和延伸,“海上丝绸之路”随之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一带一路”担负起了“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文化交融之路、也是政治合作之路。“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特征。“一带一路”的推进,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理论依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小微企业被界定为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表
注: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小微企业的成长,我国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国税总局采取新举措,在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收益。同时,小微企业要积极寻找应对生存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抓住机遇,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材料二: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小微企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
(2)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劳动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客”、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材料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需要创新。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这次高考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高考一直在向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发展,但高考制度改革也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如应试教育、人才选拔与公平公正等问题。对于高考的改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三一班同学展开讨论。甲同学认为:教育弊端的消除在于对高考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通过高考改革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乙同学认为,高考仅仅是教育中的一环,单纯一个好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这次改革也是徒劳的。
(2)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上述看法加以评析(可从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材料一:
注:①201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
(1)根据材料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材料二: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放活市场,放宽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2)分析材料二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三: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的表现中,除了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为此,有学者指出,研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3)从《经济学常识》的角度,阐述专家意见的合理性。
材料四: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畅言改革,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的改革理念,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但是,改革毕竟已进入深水区,“两难”甚至“多难”情况增多,难以“两全其美”的时候,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建立防范体系,善于取舍,注重转化,步步为营,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4)试感悟习总书记底线思维方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一:经济增长正能量不断累积
(1)你如何认识图中数据的变化?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如何继续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材料二:《人民日报》从2015年03月02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专栏,讲述中国品牌背后的中国故事,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2)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知识,阐述华为成功的原因。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识,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A市政府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治文化企业”、“法治文化超市”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载体,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体味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理由。
2014 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5 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7.6%;2014 年我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7%。
2014年我国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
固定资产投资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
|||
各区域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城镇 |
农村 |
16.1% |
18.3% |
20.4% |
9.7% |
12.4%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通过“放水养鱼”促进了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面对“两中高”和“新常态”, 浙江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通过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样本对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启示。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相关知识,阐述浙江省政府转变工作思路,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重视科技创新的合理性。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核心引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改革举措
材料二:《决定》中提出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其中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该举措的意义主要在于:扩大地方立法自主权;摸索出设区市立法的一般性经验一般性规律,对全国人大制定《立法》起到促进作用等等。
法治之基
材料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意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高三某班级同学准备组织主题为“全民守法、法治之基”的普法宣传活动。请从微观市场主体角度设计两个活动方案并说明经济依据。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作为新一轮对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要做“苗圃”不做“盆景”。
材料一:运行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效初步显现。其中,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都基本建立并有序推行。
注:“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
材料二: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引领开放。实践表明,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是如何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阐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目的。
2013年,全国各地不断遭到“雾霾”侵袭,“PM2.5”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应对雾霾 保护生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认识问题: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看法。
分析问题:针对当前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危害区域性大气环境,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涉及严控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依据。
解决问题 :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各地纷纷颁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努力改善空气质量,达成社会公众的期盼。
(3)请结合材料,为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的制定和历次修改,都是由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修宪草案。同时,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和宪法的其他内容又是建立在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基础上。宪法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所以,主张宪法至上,实际上也就是主张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同样,主张党的事业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要求宪法至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材料二: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竞争政策的核心部分,反垄断法是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法律,有“经济宪法”之称。2013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案件主要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反垄断的重大经济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
于提升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①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同期我国GDP平均增速为10.5%。(2011年美国科技服务业占其服务业比重为9.58%。
材料二:科技服务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材料三: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重要任务,提出了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三,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政府促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依据。
(3)联系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如何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打造精彩江苏、建设文化强省,谱写“中国梦”的江苏文化发展精彩篇章正在进行……
江苏文化发展的探索
材料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火起来之后,带动了一股全民汉字风。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样,《江苏首届方言听写大赛》除了娱乐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节目组提到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这是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江苏文化发展的亮点
材料二:《江苏首届方言听写大赛》在江苏卫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这是江苏发挥“巧实力”的一次尝试。“巧实力”是借助智慧和技巧,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地展示和扩大自身力量(硬实力)及影响(软买力)的能力。“巧实力”注重的首先是整合。这不仅仅是一种叠加,更是“1+1>2”的效应。其次是协同,在不同的领域里协调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不仅仅把实力局限在一个领域中。三是灵活,在运用自己的实力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减轻发展中的阻力和障碍。
江苏文化发展的反思
材料三:回首30年,似乎是绕了一个圈。以前被认为价值不大、档次不高,掺杂着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开始得到重视;一度被禁止的庙会现在成为各地重要的节庆活动与旅游和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点话题;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这30年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社会生活由原本的思想被禁锢朝着更为开放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述开设《江苏首届方言听写大赛》 节目的文化依据。
(2)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诠释材料二中“巧实力”的内涵。
(3)结合材料三,请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对文化发展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