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阅读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因方便、实惠而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实体商店门庭冷落,有的百年老店已经破产,有的则正处于破产边缘。在某市经营一实体书店的小老板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书店带来的冲击,实体店相当无奈,因为他们的成本比我们低,相应的,卖价也低。很多读者都是到实体店看样书,满意了,再到网上订购,这样下去,实体书店迟早都要死掉。”
许多人认为将来电子商务会代替实体商店。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析。
我们的春节,有着太丰富、太多样的传统与风俗,各地的百姓总是会把“过年”这件最喜庆的事儿带上自己最浓郁的地方色彩。有人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增长点。
材料一:
材料二:表1、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韩国 |
德国 |
世界平均 |
数量(台) |
23 |
339 |
347 |
250 |
55 |
注:目前国外品牌的机器人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了90%的份额,以高端工业机器人居多。国产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几乎都依赖进口。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微电子、机械等技术发展较快,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政府加快布局机器人产业。截至2014年6月,我国机器人产业已有420多家小型制造商,已建或拟建的相关产业国(基地)超过30。但有些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在尚未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盲目提出建成,全国或区域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政府较多的财政补贴,也促使一些企业纷纷上马机器人项目,存在生产过剩的风险。
(1)有人认为,机器人产业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新兴产业,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因此,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会一帆风顺。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3)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预测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人类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问题层层出现:各种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全国统一市场远未形成;与国际市场不能有效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不高,国际竞争能力弱;行政权力在许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凌驾于市场之上,市场垄断随处可见,公平竞争很难保证,有些领域仍由政府定价,价格传导不畅,缺失有效竞争;假冒伪劣,非法集资,偷税漏税,走私贩私,虚假广告……不讲信誉,不守规则,无视法纪,市场秩序混乱。
(1)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谈谈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材料二: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3)请就更好地守护黄河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辨析: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辨析题:在美国,利益集团把政府的情况转达给公民,又把集团及选民的意向转达政府。利益集团作为公民参政的渠道,使普通公民对美国政府决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美国利益集团是真正的民意代表。
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某校高一8班政治课上,学生就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
同学甲: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生产者经济要出售自己的商品换取人民币,再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同学乙:人民币的作用这么大,国家可以多发行一些人民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同学丙:人民币发行多了不好,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1)人民币为什么能购买商品?
(2)请你对同学乙和丙的观点进行评析。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23年前,习近平在《摆脱贫困》著作中谈及扶贫工作时就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强调了“扶贫先要扶志”以及经济建设对于扶贫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如何阻止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2)“弱鸟先飞”既要敢于正视自身“弱”的现状,又要主动“先飞”,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阐述“弱鸟先飞”给我们搞好扶贫工作哪些哲学启示。
(3)自2014年起,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结合材料,就扶贫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限15字以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