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
B.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8%,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
B.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
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①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呈现“繁荣
②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③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④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说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加速疾病的传播 |
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C.苏俄通过《和平法令》 | D.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
C.是否实行责任内阁制 |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
“当一项制度,或一套制度,具有民族的舆论、爱好和习惯为它铺平的道路时,人民就不仅更易于接受,而且更容易学会,并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去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以维护这种制度,和把它付诸实施。”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确立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上述特征是( )
A.英国 美国 | B.英国 法国 |
C.美国 德国 | D.德国 法国 |
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 )
A.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 |
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
C.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 |
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共和制 |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
A.设计了未来的理性王国 |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 |
C.高举人文主义旗帜 | D.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
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 |
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 |
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
D.德国统一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 |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 |
B.亚里士多德主张贤良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
C.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
D.善于诉讼和严格诉讼是罗马法中契约精神的具体体现 |
“中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软的和硬的限制君主暴政的理论。于是,在天子之上,就有了道理、法律、天道。官僚们既可以依据这些理论来对君主实行软的教育,启发其自律。如不奏效,则施以硬的强谏乃至废黜。实际上,在中国存在君主的时代,多数情况下,官僚们正是依据这些理论来左右名义上尊崇的君主,主导政治运作。”作者强调( )
A.理论不完善必然导致君主专制政体弊端 |
B.采取软硬兼施手段才能有效抑制君主暴政 |
C.封建社会行政效率取决于君臣关系尊卑分明 |
D.限制君权理论建构推动社会政治有效运作 |
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这并不是说西方民主制度有什么不好,但西方有西方的传统来历。即如英国和美国,他们的民主制度即已各有不同。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国情民风,有些处迥异于他邦。若中国人不能自己创制立法,中国今天将永远无望。我们若只知向外抄袭,不论是民主抑是极权,终究是一种行不通的一面倒主义!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钱穆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
(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