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B.坚持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C.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D.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秋收起义 | B.南昌起义 |
C.遵义会议 | D.土地革命 |
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
A.陆海军大元帅府 | B.广州国民政府 |
C.武汉国民政府 | D.南京国民政府 |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案指出:“有了农村暴动的广泛发展,有了工农红军的迅速扩大,有了兵士群众的动摇与自觉哗变的增加,有了统治阶级这样的严重的危机,只要在产业区域与政治中心爆发了一个伟大的工人斗争,便马上可以形成革命高潮——直接革命的形势。”这反应出当时中共中央
A.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革命模式 |
B.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C.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 |
D.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结合 |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此处兴师
A.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C.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
长征胜利,三路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
A.1933年10月 | B.1934年10月 |
C.1935年10月 | D.1936年10月 |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抗日战争 | B.北伐战争 |
C.解放战争 | D.三元里抗英 |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国民党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
C.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 |
D.中国共产党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
《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拥有边界土地总数60%以上的地主阶级被消灭,而过去没有或者很少占有土地的贫农占有了土地总数的28.26%,中农、贫农所占有的土地总数达到85.34%。由此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 | B.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
C.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 | D.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 |
比较下列两幅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次事件的发生都因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而导致 |
B.两次事件的发生都因国外的反动势力干预而发生 |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两党的合作仍在继续 |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1931 年全国性水灾,死亡人数达360 万。1995 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 .8 亿亩,因灾死亡5 千多人。 这说明( )
A.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B.中国幅员辽阔,大面积灾荒很正常 |
C.灾荒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动荡 |
D.灾荒频发的直接、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
“没有神一样的对手,只有猪一样的队友”。 这适合于评价( )
A.九·一八事变 | B.皖南事变 |
C.西安事变 | D.二·二八起义 |
下图为中共军队在某历史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是当时军队的革命口号 |
C.这次军事活动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D.当时部分领导人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革命的新出路 |
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这反映出该报的办报理念( )
A.商业性弱化 | B.时政性消失 |
C.社会性增强 | D.经济味浓厚 |
下图是文物拍卖市场上展出的某时期的钞票,从中反映出的信息是( )
A.中共领导工农革命的开始 |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D.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开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