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这表明古代统治者
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 |
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 |
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 |
D.追求清正廉明的政治理想 |
明成祖说:“昔汉制,商贾技艺毋得衣锦绣乘马,朕审之久矣……况商贾之士,皆人民也,而乃贱之,汉君之制意,朕所不知也。”这一认识
A.影响了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说明汉代以来的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
C.导致了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 |
D.力图强化自商周以来的工商食官政策 |
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
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比例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变动
C.彻底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的公平、公正
在清朝,有一个由非正式的中央军事领导小组发展到“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并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而且是“威名所寄”的权力核心。它是指( )
A.宣政院 | B.内阁 | C.军机处 | D.枢密院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德国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④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载:“高帝(朱元璋)时,驸马尚公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后,渐选之民间,”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门阀士族的衰落 | B.专制皇权的强化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科举制度的成熟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是( )
A.浙江农村出现商品经济 |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
C.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 | D.商人介入到手工业生产 |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
B.以重量命名的货币将不再流通 |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身价倍增 |
D.古人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明隆庆年间,有一徽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地域性商帮的开始出现 | B.都市商业十分繁荣 |
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 D.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