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时间都有错误 |
自西汉始,皇帝就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办法要么是起用亲信近臣以架空相权,要么是分化肢解相权,皇帝从中垂直统治。属于后者的是( )
A.汉唐 | B.唐宋 | C.宋元 | D.明清 |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 “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
C.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 D.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
A.禁止走私贩运 | B.抑商、禁海 |
C.重农抑商 | D.保护生态资源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 B.元末明初 |
C.明末清初 | D.鸦片战争时期 |
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427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 )
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
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
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君民共治 | B.复立宰相 |
C.废除皇权 | D.君主立宪 |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
C.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
D.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年份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从城市发展的特点来看,明清时期与唐宋时期相比的不同点是( )
A.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兴起 |
B.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繁荣 |
C.众多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繁荣 |
D.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 |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