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作者旨在说明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C.全国工商业市镇繁荣 |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
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 | 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 | D.国家应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 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 B.六部职能的衰退 |
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D.宰相权力的反弹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如苏轼祖父名序,所以代人作序便改“序”为“叙”,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 )
A.维护皇权独尊 | B.倡导尊老爱幼 |
C.强化尊卑等级 | D.凝聚血脉亲缘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明成祖说:“昔汉制,商贾技艺毋得衣锦绣乘马,朕审之久矣……况商贾之士,皆人民也,而乃贱之,汉君之制意,朕所不知也。”这一认识
A.影响了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说明汉代以来的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
C.导致了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 |
D.力图强化自商周以来的工商食官政策 |
《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少数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宣政院 | B.理藩院 | C.军机处 | D.总理衙门 |
元朝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以上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明太祖认为元朝的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他 ( )
A.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 |
B.设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
D.废除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 |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
南宋大官僚“张俊发收租六十四万斛。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询知其能货易,即以百万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由材料可知( )
A.南宋政府实行重商政策 |
B.地租主要形式为实物地租 |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
D.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