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但该时期中华文明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史实有①灌钢法 ②均田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草市 ⑤高转筒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 |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晋、陕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被彻底打破 |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
“洪武初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可见明政府( )
A.管控重要商品经营 | B.保护民间对外贸易 |
C.加征民营商业赋税 | D.限制地域商帮发展 |
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
有学者提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对三次商业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商业革命突破了商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②汉口镇在第二次商业革命中因繁荣著称
③第三次商业革命导致商业和贸易的中心出现转移
④三次商业革命都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 B.胡惟庸集团 |
C.宦官集团 | D.宰相制度 |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 B.皇权至上 |
C.皇位世袭 | D.天人感应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
A.劳动人民的勤劳 | B.商业经营受到时间限制 |
C.商业政策的宽松 | D.城市的繁华景象 |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
乙 |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
丙 |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
丁 |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
B.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
D.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悬挂之意)其贾(价) |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 B.宋朝的通判 |
C.明朝的内阁 | D.清朝的军机处 |
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
B.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
C.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