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 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
C.商业环境的恶化 |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 |
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
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
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
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史、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形态 |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的力量 |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据推断这里的某时期某地可能是( )
职业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 B.人文主义传播 |
C.社会上层倡导 | D.画家个人爱好 |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概念 |
理解 |
A |
重农抑商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
B |
盐铁官营 |
官府对盐和铁的销售实行垄断 |
C |
实业救国 |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
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可见其( )
A.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 | 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 |
C.关注商业流通 | D.提出农商皆本 |
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B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D |
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 |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以后,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的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至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以上林三官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夏日新《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 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③旧中国交通闭塞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