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婺源《三田李氏宗谱·环田明处士松峰李公行状》(万历刊本)记载:徽州人认为业儒入仕固然可以“拾朱紫以显父母”,光耀门庭,而经商创业以养父母、“垂袷后昆”,亦能“大振其家声”。材料主要说明( )
A.徽州人认为儒、贾在追求目标上是相通的 |
B.重农抑商 |
C.明朝万历年间商帮开始形成 |
D.徽州人知道从商能获取巨额的财富 |
【改编】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表明宋朝商业环境宽松的直接原因是
A.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
B.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 |
C.有识之士倡导“工商皆本” |
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带动 |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 )
A.明清时期徽州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
C.明清时期徽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明清时期徽州已成为商业中心 |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图像:
图一 图二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一所示城市的名称及所处朝代。
(2)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 B.乡村市场的繁荣 |
C.坊市制继续实行 | 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
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
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 )
A.完全开放民间贸易 | B.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
C.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 D.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 |
明政府最初规定日本进贡刀的数量不能超3000把,但日本进贡数量持续增加到9900多把,最多一次达到37000多把。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朝给每把日本刀的出价是日本本土售价的5到7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 B.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 |
C.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 | D.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 |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润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 )
A.重视海外贸易 | B.重视官吏选拔 |
C.减轻人民负担 | D.改变抑商政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