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
B.儒学在政治上确立统治地位 |
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 |
D.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 )材料中“儒家强调的习惯法”的含义是( )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
C.向社会下层扩展 |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
A.儒家思想 | B.传统观念 |
C.农耕生活 | D.自然现象 |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
C.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
D.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上确立了儒家学派的统治地位 |
B.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 |
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 |
D.儒家经典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
我国汉武帝在位期间,著名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君王受命于天”作为共同的理论前提。当时,这一思想旨在( )
A.提供加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 |
B.体现天人合一理念的深入人心 |
C.反映社会盛行的民本思想主流 |
D.赢得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拥护 |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
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