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明理学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A.重申传统的 “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

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个思想家认为:“没有车马便没有御道,没有牢醯、璧币、钟磬、管弦便没有礼乐之道”,从而明确指出了在器之外、器之先安置一个“无形之上”的精神本体的说法乃是一种谬说.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王守仁 B.陆九渊
C.王夫之 D.顾炎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