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严复在《原强》中称:“民力已堕,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为此,晚清知识界提出了( )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
C.革命与民主共和的思想 |
D.新民强国的政治主张 |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
C.主张削弱君权 | D.体现近代民权思想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
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
C.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 |
D.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 B.宋明理学兴盛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思想的影响 |
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
A.李贽的《焚书》 |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C.顾炎武的《日知录》 |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刘志琴说:“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指的是:( )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出现 |
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 |
D.“发明本心”,心学的成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