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下列关于“还魂纸”,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遍布全国 | B.降低了生产成本 |
C.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 D.纸质质量不高 |
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
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
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 |
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
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 |
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 |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在存真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 B.缺乏创新和逻辑 |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D.与农业息息相关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12月8日,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下列有关中医药知识对应准确的是
A.《黄帝内经》——西周时期问世、战国时期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
B.针灸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我国祖先独创,近代以后方为世界所知晓 |
C.《本草纲目》——是对13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D.《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作,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
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揭示的是
A.《授时历》名称的由来 | B.《授时历》名称的含义 |
C.《授时历》是最先进的立法 | D.《授时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的传入直接相关。这一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