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
C.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②是德国社会一大进步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意志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 D.将军享有最高政治权利 |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甲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
B.乙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
下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
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 |
B.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 |
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 |
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A.议会都是两院制 | 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
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
如下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
A.帝国议会行使了对俾斯麦的弹劾权 |
B.威廉二世的决定符合帝国宪法精神 |
C.德意志帝国军国主义色彩依然浓厚 |
D.德意志帝国仍然实行封建君主专制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历史学家平森指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
D.实行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
迪特夫·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 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
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
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
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