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是(    )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农业税数额变化大,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虽发展,但工商杂税收入无明显变化
C.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D.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使关税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为李文冶引用清末1888年5个地区的实地调查,计算出的土地出租与雇工经营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反映出当时中国

地区
土地出租收益/雇工经营收益
江苏南部
1.34
浙江杭州
2.79
广东汕头
1.56
湖北广济
2.05
山东莱州
0.83

 
A.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仍然缓慢
C.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
D.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发展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表示民族资本的曲线(  )

A.是①
B.是②
C.是③
D.是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春夏,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的时候说:“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刘少奇说这番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B.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建立
C.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要同步
D.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发生在(    )

A.l9 世纪 40 年代 B.19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 D.19 世纪 90 年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3年1月22日,《字林沪报》报道:“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私人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B.私人资本在近代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C.近代企业的经营已被社会所接受
D.近代企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激烈的竞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 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 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④ D.② 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两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路,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