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直接的民主 |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
C.反对问政于民 |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
A.提倡以德治国 | B.反对直接民主 |
C.主张人民主权 | D.主张君主专制 |
西方某位思想家出于对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关心,致力于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是
A.苏格拉底 | B.亚里士多德 |
C.彼特拉克 | D.薄伽丘 |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
A.让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 B.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治理 | D.人类有能力认识自然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制 |
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霍洛夫的寓言故事《熊与隐士》讲道: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苍蝇被砸死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了两半,熊的朋友永远长眠不醒了。《熊与隐士》所反映出的观点与苏格拉底的哪一观点一致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B.认识你自己 |
C.美德即知识 | D.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普罗塔格拉 | B.苏格拉底 |
C.芝诺 | D.西塞罗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古希腊 | B.启蒙运动 |
C.宗教改革 | D.文艺复兴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个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 B.普罗泰格拉 |
C.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
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西摩尼得斯《德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
C.梭伦 | D.但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