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典力学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3.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它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4.右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形象地反映了苏联长期实行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5.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并发展了量子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至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各项成就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请回答:
(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2)牛顿有什么贡献?
(3)有人认为相对论的建立使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抹掉了。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物理学得到迅速发展,下列科学家在不同时代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分别概述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2)分别指出他们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和突破所做的主要贡献。
(3)概述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竞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有所帮助。”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突破》
(1)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及其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前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分析,谈谈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  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史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评价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的,不过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的名言
材料二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1)牛顿在经典力学领域所拾到是“光滑美丽的石子”有哪些?
(2)相对论是谁提出的?
(3)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是关于身后世界的问题。…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2: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3:20世纪初,掀起了物理学革命,出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材料4:“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邀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请回答:
(1)据材料1回答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为什么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根据材料2回答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根据材料3列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 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6世纪到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
生卒年
成 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牛 顿
1643—1727
万有引力定律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到今天,科学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欧洲科技领反过来先于中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摘要

 ……
……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
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
一 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 17世纪的新宇宙    ……    
五 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 
二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
三 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四 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 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 英国革命  三 启蒙运动        四 美国革命        五 法国革命  六 民族主义   
七 自由主义        八 社会主义     ……  
……
……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第十章“17世纪的新宇宙”、“生物学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分别是什么?
(2)我们通常将启蒙运动视作思想解放运动,作者却将启蒙运动放在“政治革命”一章中论述,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3)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李时珍
徐光启
徐霞客
宋应星
生卒年
1518~1593
1562~1633
1586~1641
1587~1666
著作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哥白尼
布鲁诺
培根
伽利略
开普勒
生卒年
1473~1543
1548~1600
1561~1626
1564~1642
1571~1630
成就
提出太阳中心说
提出宇宙无限论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方法方面的不同。(4分)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8分)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公布了2007年各领域的最佳发明,并同时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著名的有蔡伦、达·芬奇、伽利略、牛顿、托马斯·爱迪生、亨利·福特等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中的“精神发展”指哪些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3)请你填写出下表人物上榜的理由。

发明家
上榜理由
发明家
上榜理由
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
 
蔡伦
(约5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经典力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