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
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
C.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纪录 |
D.为后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下表右栏数字代号处所应代指的生产指数,对应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时期 |
1912~1920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 |
①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 |
② |
抗战时期 |
1937~1945 |
-2.45% |
两党内战 |
1946~1949 |
③ |
A.①:-0.68%;②:-4.5%;③:8.7%
B.①:-4.5%;②:-0.68%;③:8.7%
C.①:8.7%;②:-4.5%;③:-0.68%
D.①:-4.5%;②:8.7%;③:-0.68%
清史专家赵尔巽认为:“(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下列选项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太平革命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血腥的‘十字军’ |
B.逆贼洪秀全…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寸草不留 |
C.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
D.洪秀全揭橥拜上帝教大旗后,就开始毁灭道观、寺庙……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
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
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
D.对两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
“2月6日是农历壬申年的第一天。对于上海市民来说,这是一个不缺少爆竹声的新年,枪炮声从大年夜一直持续到天亮。在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一条河流)以北,战争还在继续”。与材料中“战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 B.华北事变 |
C.淞沪会战 | D.渡江战役 |
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此 “道”是指
A.大同社会 | B.神权社会 |
C.资本主义道路 | D.社会主义社会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
历史依据二 |
历史结论 |
甲 |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
乙 |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列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国民党将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材料说明
A.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 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不断完善的 |
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开端 | D.近代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具有继承性 |
下列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① 淞沪会战 ② 太原会战 ③ 台儿庄战役 ④ 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战争态势,强调了各自对抗战的历史作用,我国从2015年某月某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被视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时刻以史为鉴,也请你牢记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
(2)你知道有哪些历史意义吗?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 |
B.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C.1927年蒋介石在此发动“四一二政变” |
D.1949年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由此推断(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
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
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晚清的留学热潮 |
①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③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创业立业 |
A.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