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 B.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
C.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
B.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
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
A.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 B.小农的保守意识 |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合 |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
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
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
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 |
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庙“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 B.鄂豫皖根据地土地革命 |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农民斗争 |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入最早提出的持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其作者是
A.洪秀全 | B.杨秀清 |
C.洪仁玕 | D.石达开 |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C.发动金田起义 | D.提出《资政新篇》 |
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 D.《资政新篇》未实现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能实行宗教改革 |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指导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 B.洋务运动 |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