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政府管制外汇、黄金,以平抑物价。1942年,发行一亿美金公债,每一美元定价法币20元,不久黑市高至法币450元,但有关人士,仍可按官价购进,大获暴利。1943至1945年之间,政府售黄金,1944年至1945年,举办黄金存款,利益多落入大户之手。”这段叙述最可能和下列哪些有关?
A.抗战后期政府对社会经济实施统制政策 | B.抗战期间美元与法币的汇率变化 |
C.抗战后期政府对银行、金店、大户的控制 | D.抗战期间政府放任黄金的买卖 |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民族独立富强 | B.发展资本主义 |
C.工业化的实现 | D.实现民主政治 |
下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北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1 |
A. 投资规模大,资金多 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
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B.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
C.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D.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
C.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 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
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
D.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 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 B.外国资本 |
C.封建官府 | D.地主阶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