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大革命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1936年,中国关税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实业家认为“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其原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无破产法则无法维信用。”题中的观点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压迫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晚晴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世纪晚期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南通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 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895年—1913年,中国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年均速度为15%。这

A.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B.说明“实业救国”没什么影响
C.说明一战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绝好时机
D.反映出专制统治的推翻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万马齐喑究可哀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上海实业家方液仙创办中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因小作坊生产和销路呆滞被迫歇业。1915年重建,但无力与舶来品抗衡再次倒闭。1920年改善产品装备,在当时社会宣传国货的有利形势下抓住时机,获得发展。如此反复者三,方液仙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

A.晚清政府的新政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C.反帝群众的支持国货 D.创业精神的艰苦实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
C.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机器和工具的年平均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农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领域
C.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