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大革命
高中历史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提倡用国货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少资金和技术
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
C.卑劣的竞争手段
D.帝国主义加紧资本输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范旭东吴蕴初 B.张謇刘鸿生
C.吴蕴初张謇 D.吴蕴初刘鸿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是指( )

A.1895~1898年 B.1898~1911年
C.1912~1919年 D.1919—1937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伐时期,蒋介石让荣宗敬承销债券——“二五库券”,但被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以纱业艰难拒绝。这一行为羞辱了蒋介石,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荣宗敬家财,最后经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人的斡旋,此事才得解脱。”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B.官僚资本主义利用政权压制民族工业
C.荣宗敬不畏强权
D.蒋介石代表的阶级利益在发生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促使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的主要因素有
①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②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提供的下列数据主要说明了

时间
华资工厂
华资资本
工人
1913年
1698家
330824000元
270717名
1920年
1759家
500620000元
557622名

A.华资工厂数量增加
B.华资资本数量增加
C.华资企业中工人数量增加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来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其结果是: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投人激增 B.“实业救国”成为时代要求
C.部分行业发展迅速 D.地区仅限于长江三角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入超(—)
1913年
3384088
11094775
—7706687
1918年
10080756
947420
+9133326
1922年
663290
18059756
—11427466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出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 )

A.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
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不包括 ( )

A.使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B.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级基础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 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来源: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