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赋诗颂扬骁勇善战的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40年下半年,彭大将军纵横驰奔在中国华北战场,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④ |
据中国政府网,确定每年的9月 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下列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1945年9月2 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在美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②1945年9月2 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③民主党派“九三学社”正是为了纪念9月3日而命名④1945年9月3 日,二战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举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左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直接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以下词组分别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 |
B.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辽沈开决战 |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辽沈开决战 |
D.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图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
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应是( )
A.淞沪会战 | B.台儿庄战役 |
C.平型关大捷 | D.百团大战 |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 |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材料表明此时美国帮助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
A.压制战后的日本和欧洲殖民势力 |
B.稳定远东局势建立世界霸权 |
C.实施冷战对抗社会主义苏联扩张 |
D.扶植国民政府建立亲美政权 |
名城遵义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某中学在宣传“红色印象”活动中,制作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这一专题卡片。其错误有( )
◇中共二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党中央左倾错误 ◇中共七大,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 ◇中共八大,提出“多快好省”的经济建设方针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
A.国民革命的兴起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 )
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 |
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 |
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 |
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
在一份历史文献中,中共中央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决定(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 |
B.使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D.为签订《双十协定》创造了条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