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综合
高中历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欧洲
来源:新航路的开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来源:开辟新航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的欧洲航海家(船队)是

A.迪亚斯了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船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洋务派创办的下列企业中,最能表明此特征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 B.战争环境从根本上导致没有真正实施
C.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D.是中国农民战争达到顶峰的标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造成国共两党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要人共祭黄帝陵

 

A  国民政府的性质发生变化        

B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  中共的坦荡胸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是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来源:长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英国人贝尔福提出了各英属自治领“地位平等……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报告。1931年,英帝国议会通过了这份报告,由此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一次大战结束 B.民族解放运动和自治运动兴起
C.英镑集团形成 D.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共产国际的支持
来源:民主革命纲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淞沪会战 D.出席开罗会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是针对

A.日军残酷的“扫荡” B.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浪潮
C.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国共主力大决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的西方先进科技成果是

A.蒸汽机 B.电气设备 C.内燃机 D.航空设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昼次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我们应如何认识这本书

A.这是18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19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20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请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轮“近代化”的结局如何?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上述近代化及其结局可得出什么结论?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辱之资,自强之本。……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夷之俗,所以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今之言法者,其荦荦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顶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出的“自强”途径是什么?材料二中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2)材料四提倡的“上师”与“外采”各指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有什么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洋务派和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