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中国近代的报刊中,开始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发挥重大的启蒙作用的是
A.《昭文新报》 | B.《时务报》 | C.《民报》 | D.《新青年》 |
“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 B.铁路与飞机 | C.电影和电视 | D.网络与漫画 |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
B.“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
D.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
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北伐的最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 B.歼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
C.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 | 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慧聪网称:“(德国西门子公司)1872年向中国提供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1879年交付并安装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台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1899年承建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马家堡到哈德门)及配套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1913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间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36~1937年,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占西门子公司欧洲以外各海外公司总营业额的21%,是欧洲以外最大的海外分公司。”上述材料表明 ( )
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
B.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C.两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D.中国是西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 |
90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
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 | B.生产方式的不同 |
C.生活习俗的不同 | D.宗教信仰的不同 |
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 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A.“欢迎回家” | B.“永远的朋友” |
C.“点燃心中之火” |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问世 | B.海外市场的扩大 | C.生产技术的积累 | D.资本的增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