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战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虽然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二十多万人。
——《大循环》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1)说明为什么18世纪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
(2)为什么19世纪末,英国会沦为二流国家?
(3)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为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20081103 |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行 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主要是因为这一政权
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
C.实行责任内阁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下列各项,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军需工业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
④工商业的破产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 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A.“欢迎回家” | B.“永远的朋友” |
C.“点燃心中之火” |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问世 | B.海外市场的扩大 | C.生产技术的积累 | D.资本的增多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具有制约君主的权力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A.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 | B.西欧和日本经济的竞争 |
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