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其根源是
A.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 B.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弊端 |
C.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D.我国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 |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满汉官僚的矛盾 |
C.义和团运动 |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
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
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下列对其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C.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 D.总统可以无限期的连任 |
在美国南北战争纪念雕塑中,南北方的将士都被雕塑成正气凛然、精神抖擞、英勇奋战的形象。这样雕塑的原因是
A.雕塑师是个北方的民主主义者 | B.雕塑师是南方的共和主义者 |
C.考虑不伤害南北双方以利于民族融合 | D.现代主义艺术的广泛使用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 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A.“欢迎回家” | B.“永远的朋友” |
C.“点燃心中之火” |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问世 | B.海外市场的扩大 | C.生产技术的积累 | D.资本的增多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具有制约君主的权力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