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综合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丝绸瓷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直接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 B.国家加强干预,防止盲目竞争
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 D.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A.长袍马褂 B.中山装 C.留短发 D.高跟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在思想上最倾向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表格内容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B.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产趋势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D.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农产品的掠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逐鞑虏,光复我民族之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卡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得救,后者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封建制度日趋巩固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反映欧洲历史上王权与教权力量此消彼长发展趋势的若干重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查理加冕 ②阿维尼翁之囚  ③卡诺沙觐见  ④丕平献土

A.①②③③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对其分析和认识错误的是

A.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 B.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
C.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优势 D.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实业救国 B.农业衰退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综合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