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综合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应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来源:鸦片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来源:鸦片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19世纪50年代英国历史大事简表:

年代
历史事件
1850
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
1851
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854
参与克里米亚战争
1856
同法国发动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
从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波及欧洲各国。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
撤销具有垄断性质的东印度公司,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

请完成:
(1)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会处于这种地位?
(2)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和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3)英国这一时期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克里米亚战争、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4)“撤销具有垄断性质的东印度公司,取消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措施是在什么思想的影响下实施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而且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集中资金的合股公司迅速增加起来,超大型企业垄断组织也就应运而生。
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造落后的部分……企业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了技术改造,而且在管理上也会更讲科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请完成: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形成之间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据此你认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盛行与当时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能说出17世纪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历经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吗?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每个阶段试举一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七月革命时,巴黎街头发生了巷战。在巷战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一马当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为把这面旗帜插上巴黎圣母院旁边的一座桥顶,最后倒在血泊中。画家目睹了这一悲壮的巷战景象,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再现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有强烈的感染力。
请回答:
(1)目睹“这一悲壮的巷战景象”的画家是谁?哪国人?
(2)这一作品属于哪种流派?这种流派的特点是什么?
(3)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它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什么说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历史的必然?请概述其殖民霸权形成过程。

来源: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请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轮“近代化”的结局如何?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上述近代化及其结局可得出什么结论?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辱之资,自强之本。……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夷之俗,所以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今之言法者,其荦荦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顶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出的“自强”途径是什么?材料二中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2)材料四提倡的“上师”与“外采”各指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有什么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洋务派和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同。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肤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只)倍蓰(数倍),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莫非朕之赤子,天下共享乐利,而土民独使向隅,朕心深为不忍。
——《雍正诏谕》
材料二:土司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畜,互相撕杀,经年不懈,世代为仇。
——《雍正传》
材料三:东川虽已改流(雍正时期小规模改流)三十年载,仍为土司盘踞,文武长寓省城,膏胶四百里,无人敢垦。
——魏源《圣武记》
材料四:清政府在改革流地区,变革赋税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原则,……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改土归流后)于府县设学,府学设教授,额取文武童生各十二名,保靖等县各设训导,各取童生八名。
——《雍正传》
材料五:至于客民盘剥,差役吓索,历来扰苗之大者。今则于苗、(汉)民交界处设集场,限期贸易,官兵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然不申之以教,其心犹为格也,故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
——《治苗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土司制度的弊端。
(2)归纳雍正帝改土归流的主要措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改土归流的主要作用略作评析。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四: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来源: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四: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出以上每次战争期间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通过观察以上各图,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
(2)材料二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来源:列强侵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发生的重要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
御史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来源:2009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二次质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综合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