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的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 B.新中国的成立 |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D.香港、澳门的回归 |
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
A. | 春秋战国时期 | B. | 秦汉时期 |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D. | 隋唐时期 |
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①御匈奴军队进扰而建
②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而建
③张骞通西域时由引出关
④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
B. | 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
C. | 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D. |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
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
A.中华民国成立 | B.北伐胜利进军 | C.抗战胜利 | D.新中国成立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
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 |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
1962年,周恩来在中央财经会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可见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
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 | B.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 |
C.变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全面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不听话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驳斥右图历史观的最有力证据是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 B.列强由此获最惠国待遇 |
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 | D.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