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综合
高中历史

结合史实概括指出1912~1927年中国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历史原因。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共同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都促进了盛世局面的出现 D.都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代表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从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完成: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
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古典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现实主义文学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三者都直接

A.清除了本国封建势力 B.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C.促成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D.解决了资本积累的问题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   )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最高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来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A.要尽全力争取和平
B.尽力避免内战
C.国共合作不能再破裂
D.要做两手准备
来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人是社会的中心
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宣扬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D.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
来源: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上海
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①变通工具的种娄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交交通有一定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人们在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发生变化,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问题:(1)在对待电灯、自来水问题上,上海人的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相对于材料一,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中所产生的新观念。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从19世纪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到19世纪末,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即殖民地的“全球化”而形成了世界历史的第一种结构形态——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3)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承上启下”主要是指

A.继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同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无产阶级开始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
D.既反对旧道德、旧文学,又提倡新道德、新文学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