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经济
高中历史

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曾经使中国引领世界文明达2000年之久,这其中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包括(  )
①强化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②统治者把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
③服从意识有利于增强对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执行力
④面对灾难中央政府有全国性的应急处理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清官考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2)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6分)
(4)运用材料四的方法,分析材料三中的现象。(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 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③ 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④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A.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
C.西方政治文明先进于中国    D.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权
③它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积极作用是主流
④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汉朝,完善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   )

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经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