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牢固的血缘关系 |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
C.浓厚的专制色彩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前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
——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的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 ——《孙中山选集》(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孙中山的政治构架设计。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
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
A. |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B. |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
C. |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
D. |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
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
A. |
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
B. |
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
C. |
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
D. |
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 | 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
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 D.分封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