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 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
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 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
1902年6月《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
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被人们接受 |
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 |
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
19世纪60年代,democracy传人中国,时人便译为“民主”。后来有人觉得不妥,便译作 “民政”(注:“民政”在古代中国是“为民之政”之意,有司空、司徒这样具体、琐碎的八个部门构成)。1903年,梁启超又改译作“民主”。中国人对democracy概念理解的演变说明了
A.对西方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 | B.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 |
C.中国古代已有民主共和观念 |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性 |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
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 | B.辛亥革命 |
C.太平天国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
D.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
A.魏源、林则徐 | B.康有为、孙中山 |
C.陈独秀、胡适 | D.毛泽东、邓小平 |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 B.西学 |
C.民权 | D.科学 |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清末新政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
B.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
C.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