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70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要不要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
C.要不要“师夷长技” | D.要不要抵抗外侮,维护天朝上国 |
《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A.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 B.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
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 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 |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实质上反映了 ( )
A.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矛盾 |
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D.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的矛盾 |
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思想具有共同的特点,包括( )
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结晶③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为武器④坚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勿感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是当时的主流 | 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 |
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 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
——引自陈独秀《本志/〈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这篇文章写于
A 1915年 B 1918年 C 1919年 D 1920年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A.“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
B.“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
C.“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者,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
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
新文化运动能够兴起的文化条件是( )
A.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C.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 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
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英国侵略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觉醒 |
B.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
C.林则徐设立译馆,仿制西式战舰,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D.魏源、姚莹等人著书介绍世界知识 |
19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图片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 D.推动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