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德斯鸠(1689—1755)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二: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张在哪些方面与孟德斯鸠相同,有何主要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 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材料四: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模拟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的中国有何历史意义?(5分)
(4)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该观点?(4分)
1840~1919年期间,我国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折射了思想领域的变迁,其影响至深至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时势,清政府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组织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译介了《垛积比类》、《化学鉴原》、《地学浅识》、《声学》、《电学》等;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梁启超自办大同译书局,留日学生自办译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赫胥黎著)和《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的《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的《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中国近代通史资料选缉》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首先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
文学科 |
中国史学、地理、文学等 |
|
商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
农科 |
农学、林学等 |
|
工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
医科 |
医学、药学 |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近代“西学”在我国传播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我国“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说明京师大学堂专业与课程设置体现的“中体西用”办学思想,并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分)
(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材料三对于这场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鼓吹变法,宣传“民权论”,在国内政界和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康梁”并称。变法失败后,他陆续撰写了一批宣传西学的文章,简要介绍西方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观点,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思想界和知识界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使他的思想体系更为理论化和系统化。
他的思想从总体上说,是在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来。例如,他追随康有为变法,但为了寻求真理,又同其师激烈辩论抗争,康有为扶持溥仪复辟,他又给予严厉批评;他反对共和,反对革命,同革命党人论战,但武昌起义后,他又表示热烈拥护民主共和,并出任民国政府的总长;他拥戴袁世凯做大总统,并为他献计献策,但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又与蔡锷一起,举起护国大旗,讨伐袁世凯。
——摘自陈国庆、聂苏秦著《中国近代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对康有为和民主共和的态度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思想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933年7月, 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 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所以,陈独秀倡导民主和科学不仅做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
——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一》,第129页
材料三
清末“新政”简表
项 目 |
内 容 |
成立商部 |
1903年9月,清政府成立了商部(1906年将工部并入商部,改称农工商部)。 |
奖励实业 |
1903年11月,商部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宣布:“朝廷重视商政,亟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合力讲求,庶可广开风气”,凡能集股五十万元至五千万元经营工商业者,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 |
废除科举 |
1901年8月,清政府下令从1902年起,科举考试不再用八股文。 清政府令自1906年起废止科举。 |
广设学堂 |
1901年9月14日,上谕说:“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清政府还大力倡办女学。1907年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 |
编练新军 |
裁撤旧式绿营、防勇,编练新军,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新军最先练成。清政府下令在各省设武备学堂,从1904年起还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近代军事技术。 |
政治改革 |
1906年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1908年7月8日,清政府颁布了《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到1909年10月中旬,全国有16省的谘议局相继建立起来了。 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
——据[美]费正清 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等整理编制
(1)材料一中张之洞的话典型反映了洋务派怎样的思想主张?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话体现了维新派思想主张的什么特点?并分析说明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内容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启示?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又是一次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等著作。……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近代化开端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中国民族精神发生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的积极影响。
(14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紧迫感,积扳投人改造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盖多数人之觉悟,少数人可为先导,而不可为代庖。共和立宪之大业,少数人可主张,而未可实现。……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吾人果欲於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於伦理上保守纲常阶段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材料二】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但是现在人的思想,都不是这样,他们总觉得做工的人最无用,最下贱;反是那不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改良,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我们中国的劳动运动,还没有萌芽,第一步觉悟还没有,怎说得到第二步呢?不过我望我们国里底做工的人.一方面要晓得做工的人觉悟确有第二步境界,就是眼前办不到.也不妨作此想;一方面要晓得劳动运动才萌芽的时候,不要以为第一步不满意,便不去运动。
——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1920年5月1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共和立宪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中国共和立宪未能救国的原因,基于这一结果,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为此掀起了哪一思想运动?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思想产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从陈独秀的心路历程,说明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变法活动实践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这一思想孙中山后有了什么新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4分)“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8年,雅典设立奥泰里克专项基金,规定穷人观剧只要不中途退场,即可得到两个奥波尔的观剧津贴制度。……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
——根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整理
材料二 新的价值观念在16世纪后的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浪潮。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试从“价值构建”和“价值破坏”的角度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希腊观剧津贴制进行全面评价。(4分)
(2)材料二中的新价值观指什么?(2分)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这一新价值观确立的原因。 (6分)
(3)分析20世纪初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主张“道德伦理革命”,价值重构的原因。(6分)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价值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
译著类别 |
译著来源 |
总计 |
|||||
应用 科学 |
自然 科学 |
历史 地理 |
社会 科学 |
哲学 艺术 |
英美 |
日本 |
||
1850—1899 |
40% |
30% |
10% |
8% |
3.5% |
85% |
15% |
567种 |
1902—1904 |
10.5% |
21% |
24% |
25.5% |
11.3% |
16.8% |
62.2% |
573种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
种数 |
印数 |
印张数 |
|
合计 |
其中:新出 |
|||
1950 |
12153 |
7049 |
27463 |
590988 |
1951 |
18300 |
13725 |
70330 |
1262586 |
1952 |
13692 |
7940 |
78566 |
1698351 |
1953 |
17819 |
9925 |
75421 |
2134347 |
1954 |
17760 |
10685 |
93913 |
2509035 |
1955 |
21071 |
13187 |
107914 |
2798277 |
1956 |
28773 |
18804 |
178437 |
4316681 |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
“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材料四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2分)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1)材料一中韩非子认为“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与此相比,材料三对“法”的看法又有何不同?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并简要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梁启超强调应把立法权“操于众人”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说明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材料反映的情况,概括说明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