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白话诗,此诗最早出现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 | B.军事技术 | C.经济组织 | D.教育制度 |
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
A.严复 | B.康有为 | C.谭嗣同 | D.孙中山 |
《海图国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各方面改革中最重要的是 ( )
A.经济改革 | B.教育改革 |
C.政治改革 | D.军事改革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
阅读以下关于“海权”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红夷东驶之舶,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必先洞夷情。……西夷之海艘,坚驶巧习,以其恃贸易为生计,即恃海舶为性命也。中圆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其船窳(粗劣)漏,断不可以涉大洋。……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圆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扩货者听。”“东西海权之争实在南洋,西夷之本土距中因甚为遥远,其窥吾圆必以南洋为基地。倘因诸华人流寓岛上者,举其雄桀,任以干城,沈思密谋,因以漳泉惠潮嘉人为流官,雄长其上,破除陈例,归于简要,自辟僚属,略等藩镇,庶足为南服锁钥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能主管海上叔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者,必能主管世界之富源;处此弱肉强食之秋,立国之要素为军备,军备之要在海权。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连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材料三:在整个历史上,控制海洋是决定一个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美国……要做到这点,两件事不可缺少:第一,凭借筑垒和建立海岸防御舰队来保护主要的港口。第二,壮大海军力量。这会使进攻性力量如虎添翼,单是它自己就使一个国家能够向外扩展影响。
——马汉(美国)《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年)
(1)依据材料—概括魏源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的海权观相对于魏源来说有哪些发展?原因何在?
(3)对比三则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与马汉在海权观念上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重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所处春秋时期,政治纷乱,王权倾颓,各阶级剧烈变动,社会风气礼乐崩坏,道德沦丧。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已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守法的风尚也正在消逝,个人为所欲为和奢糜的风气不断滋长,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以道德教育作为救国安邦的济世良方,……在知识与情感之间,孔子与苏格拉底有不同的选择,孔子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仁具有重仁轻智的倾向,而苏格拉底以知识为基础的善则崇尚智慧、知识,强调对人、对事、对善德的真知。
——张素玲《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对肉体诱惑的抵抗……并非是要反对理性地获得财富,而是反对非理性地使用财富。”
“人只是财富的受托者,这些财富是经由上帝的荣耀才被给予人,他占有财富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这种责任一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能使财富减少,二是要用不懈的努力来增加财富。”
材料三:严复认为要挽救国家、摆脱危亡,只有“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新民德”就是改革传统道德,用西方新道德来提高国人素养,只有以“自由平等为本”,才能改造旧道德,树立新道德。就树立新道德,他谈到:“吾国一切之弊,皆可自贫以求其因,……问何作伪而售欺,贫也。疠疫之所以流行,盗贼之所以充斥,官吏之所以贪婪……举贫之为患而已矣。……惟能疗贫,而后有强之可议也,而后于民力、民智、民德可徐及也。”
——摘编自杨玉荣《中西伦理思想在近代的冲突与交融》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苏格拉底提倡道德教育的相似背景。并提出两者道德教育观的不同之处
(2)材料二反映近代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观点,指出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严复“新民德”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提倡“新民德”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称赞儒家政治:“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材料二 陈独秀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与旧文学。
材料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界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领导们是如何运用西方文化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下图是1917~1922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