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典学者,善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朝之标榜。”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
A.坚持“中体西用”主张 | B.积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
C.借助经学外衣宣传变法 | D.大力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A.《时务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 )
A.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 | 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C.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 | D.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 |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下列说法最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是
A.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B.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根据,减少变法阻力 |
C.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
D.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四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时局发生变化 | B.变法遭遇挫折 |
C.朝廷极力阻碍 | D.皇帝软弱无能 |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事,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提出上述建议的是( )
A.魏源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 |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
B. |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
C. |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
D. |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 | 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
“冲击一反应”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受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冲击,中国发生了(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
A.严复 | B.康有为 | C.谭嗣同 | D.孙中山 |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