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
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 B.康有为、梁启超 |
C.孙中山、章太炎 | D.陈独秀、胡适 |
20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的进程 | B.政体频繁的更替 |
C.社会思潮的演进 | D.社会风俗的嬗变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C.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推翻满清统治 | B.实行君主立宪 | C.学习德、俄政体 | D.建立民主共和 |
如图出现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严复在他的一部译作中,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堪称当时思想界石破天惊的一声惊雷。这部译作是
A.《藏书》 | B.《天演论》 |
C.《孔子改制考》 | D.《文学革命论》 |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
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
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文文化的统一 |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段话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宣传了天赋人权思想 |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