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 B.康有为、梁启超 |
C.孙中山、章太炎 | D.陈独秀、胡适 |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制 |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
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到1895年以后,所谓‘国’的自我肯定,随之有迅速发展。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例如‘国权’、‘国地’、‘国民’等等,1900年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更多。”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 )
A.朝贡观念的复兴 | B.民族主权意识的增强 |
C.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 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维新变法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
A.提倡维新变法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A.中体西用 | B.君主立宪制 |
C.民主共和 | D.实业救国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中梁启超观点的是
A.妇女应追求婚姻自主 | B.妇女价值观在不断更新 |
C.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强弱 | D.妇女教育应遵循礼制 |
下表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人物 |
观点 |
魏源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曾国藩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梁启超 |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孙中山 |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以免除帝国主义 |
A.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B.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C.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D.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 )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 |
B.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
C.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
D.发动广大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对以上表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B.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 |
C.肯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
面对17、18世纪的中国思想界,余英时认为:“儒家思想关于个人的社会存在的问题,似乎正在酝酿着一种具有近代性格的答案。一个儒家的人权观点已徘徊在突破的边缘上,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这实际是指当时中国出现( )
A.民主共和思想 | B.经世致用思想 |
C.唯物辩证思想 | D.离经叛道思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