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错误的是( )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 |
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 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A.公私合营 | B.新经济政策 |
C.罗斯福新政 | D.斯大林模式 |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 )
A.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 | B.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 |
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 | 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 |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潮是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商轻农 |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 D.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
C.“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D.“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互不干涉内政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 B.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C.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这是传统儿孵育出来的社会心理。因此,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作者在此肯定洋务运动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
C.起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 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 B.宗法制发展 |
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 | D.中央集权加强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行省制 | C.科举制 | D.内阁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