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世界
高中历史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词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是(    )

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上个世纪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军队由于流行性疟疾损失惨重向我国求助,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任务,经过艰苦研究终获成功。屠呦呦接受此项研究任务的国际背景是(    )

A.中苏关系的缓和 B.中美关系的对抗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不结盟运动开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主要矛盾、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动力及发展前途的基本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试题